视频App自动续费合法吗?浦东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Connor btc期货交易所 2024-05-06 94 0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视频app,办理了视频App等会员后,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到期后“被会员”扣费,这样的行为合法吗?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今天,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浦东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工作白皮书及典型案例视频app

视频App自动续费合法吗<strong></p>
<p>视频app</strong>?浦东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图说:浦东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工作白皮书及典型案例 浦东法院供图(下同)

“被会员”合法吗

原告黄先生(化名)于2021年8月订购某公司的视频App钻石年度会员时勾选了连续包年选项视频app。第二年,视频App根据连续包年协议划扣黄先生账户次年会员费155元。黄先生发现扣款后提出质疑,但公司表示不同意退费,原告为此起诉主张公司欺诈,要求退费155元、赔偿1元资金占用使用费并承担欺诈惩罚性赔偿500元。

法院查明,在自动续费前十日,被告曾通过“某视频”App的站内信及原告注册手机号码的短信方式,向原告发送过“近期将自动续费”的提示,没有故意隐瞒视频app。站内信虽发送成功但原告未查看、后台系统显示短信未发送成功,且被告没有二次发送。此外,查看站内信的消息需用户登录账号、点击到站内信界面、在较多消息中找到特定消息并点开查看。

法院审理后认为:《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视频app。根据当庭演示站内信的查看方式及站内信大量广告存在的事实来看,要求消费者作为用户定期去查看站内信已超出普通消费者一般注意义务的界限,这种提醒方式不能算得上显著。

被告在短信系统明确显示未发送成功的情况下,既没有二次发送、在原告投诉反馈后也没有及时核实反馈的行为,不符合《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及双方用户协议的约定视频app。被告自愿退还原告155元后,法院判决支持了原告要求被告赔偿1元资金占用使用费的诉讼请求。

当天,浦东法院发布了10起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涵盖密室逃脱、医疗美容、婚介服务、会员续费、车辆租赁等多个领域视频app。“今天发布的案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浦东新区政协委员、上海汉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方靖说,该案中医疗美容机构未经审批取得相应的诊疗资格、未进行备案而开展血液疗法。法院从维护公共健康安全及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的角度出发,依法认定案涉医疗服务合同无效,既引导医疗美容消费者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又为医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司法指引。

展开全文

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毛海波表示,这些案例体现了法院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和工作成效,也为今后审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视频app

视频App自动续费合法吗<strong></p>
<p>视频app</strong>?浦东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当天发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工作白皮书显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浦东法院共受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16932件,审结16437件视频app。从案由看,服务合同纠纷及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数量最多,达35%;买卖合同纠纷次之,占比26%。

白皮书分析,因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者品质需求增高、维权意识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呈现出数量增长迅速、类型分布广泛、调撤比例较高、涉众群体诉讼增多等特点视频app

浦东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郑天衣介绍,近年来,新消费领域、新消费模式层出不穷,给司法审判带来了新的挑战视频app。浦东出台的白皮书,对网络消费、新兴零售消费、文体旅游消费、跨境电商消费等案件做了类案分析。面对这些新领域案件特点和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白皮书还从消费风险、经营合规、管理监督、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塘桥街道龙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万添杰表示,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浦东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工作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体现出浦东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的问题,注重提高消费维权纠纷处置的实效性视频app。同时,浦东法院精准对接浦东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需求,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有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为营造高水准、法治化的消费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撑。

评论